格鬥八極拳是劉門武藝的大學高中社團愛好者之研究成果。
本帖最後由 正人 於 2011-11-25 14:17 編輯
http://wushu.net.tw/oldbbs/viewthread.php?tid=171
這是在格八討論天山論劍上回答北京八極拳第九代傳人的帖子,轉貼於此。
首先歡迎北京八極拳第九代傳人上格八討論區天山論劍來。
這個討論區主要以「討論武學心得」為主,所以比較少談「正統與分流」的問題。
胡瑾濤同志不是說要「擱置爭議,存異求同」嗎?
只要是熱愛武學的人都很歡迎,
在這裏發表的每一個篇武學心得都很珍貴,
沒有所謂的優劣高下的問題,沒有所謂比長論短的問題,有的都只是一顆「好東西與好朋有分享」的心而已。
都是值得尊敬的。
承您關心的話題,認真想起來,
台灣八極拳還真是個顯學,同時是主流哦。
在台灣寶島學習八極拳的人口還真的相當多的。
當然這些要歸功於二位老前輩的辛勞。
一位是南京中央國術館的李元智大師,
此人推廣八極拳於台灣軍中,所以又稱為「甲種莒拳」,目前憲兵還保存這種武術。
另一位就是屬羅疃系李書文先生的關門弟子劉雲樵大師,
他一共在三個領域上大量的培育後進。
一個是總統府的待衛隊。一個是武壇國術推廣中心。另一個是高中大專學校科系及社團。
屬於第一種的就是大內八極拳。屬於第二種的就是武壇的八極拳。屬於第三種的就是台灣格鬥八極拳。
以上三種八極拳都屬於傳統羅疃系八極拳。
全是以劉師所傳的四個套路為教學核心,並兼學其他門派的功夫。
但在使用上,三方對招式的詮釋上,及盤架的運用上有些許的不同看法。
比如大內八極拳的創設目的就是保護政府首長,所以武學方向走「實用路線」為多,所學習的武術種類也相對少了些。
武壇八極拳是屬於非官方的民間武學團體,廣泛學習各種有用的著名武術,並熱愛鑽研之,不以八極拳為唯一教學內容。
其中包括太極拳、螳螂拳、迷蹤拳、八卦掌…等也都是學習的範圍,並熱衷於傳統武學的推廣。
而敝人所創的格鬥八極拳,是來自學校社團,並且自力研究招式用法。
因為是社團出身,自行研究招式用法,和各種著名武學門派交流比較頻繁,而且毫無門派包袱,比較肯和武學同好分享武學心得。
又熱愛武術,對武術沒成見,舉凡一切有用的技法都很喜歡,除了學習八極拳外,也兼學其他不同的著名武術。
近三十年的武學追求,所學習過的武術種類也略多一些,除了武壇所學的著名武術門派外,又兼及東洋、西洋武學。
我想每一個精通武學者,應該也是一位熱愛武學的人,
除了很留意自派的武學用法外,也同時認真地吸收其他各門派的用法吧,
江海不擇細流才能成其大,不是嗎?
這是同屬羅疃系之台灣八極拳三派的區別大要。
另外台灣還有季氏八極拳的傳人及最近從大陸才傳來的岳山八極拳,霍氏八極拳。
靜流先生回答您的說法,認為“沒有流派的傳統八極拳在台灣似乎沒有",是可以參考的看法。
事實上,
台灣除了有非常古老正宗自許的傳統流派八極拳外,尚有以提倡「復興傳統武藝」為使命,強調「以創新為復古條件」的格鬥八極拳。
台灣格鬥八極拳這種不拘泥於舊武學為滿足,努力創制新武學理論,且勇於發表分享的風格,也依舊是傳統武學流派中老幹新枝中的一環。
只是我們創制的武學新理論主要集中在招式使用上,效法孔子的尊古復古模式「述而不作」;不同於吳氏開門八極拳吳秀峰老先生把創新放在創制新套路上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