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烜1
本帖最後由 朝烜1 於 2009-6-18 10:54 編輯謝謝鄭老師的說明
鄭老師的意思是說掌握住八極的「本」
招式套路怎麼變化也是沒有關係的嗎?
晚輩自己的心得
其實八極拳乃是「勁」
只要能把勁隨心所欲發揮出來
其實才是重要的
所以八極的招式才會這麼簡單直接
不過
關於這「勁力」的威力和運用
似乎沒有這麼容易測試
晚輩很想跟人試試手
但苦於種種原因......
晚輩很羨慕鄭老師您們有場地和道具可以用
也有這麼多學生和同門可以互相試手學習呢!
鄭老師說到套路的增減
晚輩也想到我一個毛病
就是「套路蒐集狂」......
長拳的套路繁多
晚輩師爺這一系的套路已經算少的
但加起來也有三十二套......
晚輩現下有學的不過七套半(外加四套八極)
有時真恨不得能一股腦都學全了
加上我也想學八卦
學心意六合
學這個那個......
現在對八極接觸較久
有時看別人打拳還是難免心癢......
唉......
說到這是六大開的討論串......
晚輩還是回到話題上好了......
晚輩想請問鄭老師一個問題
關於台灣劉老師一脈的六大開
他的「訓練法」是什麼?
應該不是只是變換各種方式來操套路吧?(晚輩是這種)
說要練勁
那是從套路中去慢慢生出勁呢?
還是心中先對勁道有個定見
在來去追尋??
還是它其實是招法??
是用法?
晚輩有時會想
怎麼樣才算是沉墜勁練成?
怎樣才是十字勁練成?
晚輩曾求教過一些前輩
他們說的都是「感覺」
感覺像被地心引力拖著身體
感覺像是全身鼓漲如球等等
這樣去修
不是像是自己在心中先「生」出個「境界」
然後讓自己去符合這個「境界」
這樣不是會倒果為因嗎?
就是自己也不能證明自己想的境界就是真確的......
講了很多
不知鄭老師能不能明白晚輩的意思......
潁叔張哈 發表於 2009-6-17 03:04 
收集套路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這些個古老套路,已漸漸流失了,也必須有人來保存。
台灣格鬥八極拳的勁法:沉墜勁、十字勁、爆炸勁。
(武壇劉門八極拳是沉墜、十字、纏絲勁)。
這些東西很抽象很難定於一尊。誰說才對呢?
我都是就實際演練中來比較,採對比法而已。
參考別人的勁道演示作為基準點。
反正不能比別人小就是。
六大開的訓練法,我是拆分開來學習的。
分為勁法、字訣、招式。
1、勁法由先述三種勁法的專用招式來練出。
格鬥八極拳分別以「起式呼吸法」練沉墜勁,要求即沉且浮。
「馬步弓捶」練十字勁,緊襠吸胯。
「蟒蛇纏身」練爆炸勁,八方極致。
2、招式是「極其藝」的部份,變化由人。
釋放招式的技巧,請參考拙著逸文版六大開。
總要熟練「手、眼、身、法、步」五個要素。
3、「字訣」就得由原來設計的招式中來揣摸。
「字訣」的定義是大半派門的重要爭議。所以也沒什麼標準。
多揣摸「字訣」是關鍵。
台灣的六大開字訣是:「靠、崩、捅、塌、攔、撲」。
大陸的六大開字訣是:「頂、抱、單、提、胯、纏」。
「崩」有「纏」意,「靠」有「胯」功,「捅」有「頂」味,其實也相去有限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