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引自:
風入松發表於 2012-4-19 13:22 | 只看該作者


期待有天海外也能學到
        

TOP

引自:
bluemoon1發表於 2012-4-19 20:40 | 只看該作者
開了個頭~
繼續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雖然老師常常要我們多留言~可是總覺得自己還是像初學者~怕發表錯誤的看法貽笑大方~

從去年暑假練到現在~勝過我自己瞎練多年~
最重要的事~並不是學到新的套路~事實上套路練得並不多~
練套路貴在精~而不在多~

一套大八極~雖然很久之前已經練過~但在老師眼中~卻是錯誤百出~
跟著老師重練了前三分之一~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跟以前練的套路銜接不起來~
並不是套路有多不同~而是練習層次完全不一樣~

老師非常注重基本的功夫~偏偏這又是一般人最沒辦法克服的~
練基本功夫很枯燥~往往要一段時間後才能收到效果~
但現在的人重速成~老師開了老班~學員們也不是每次都到齊~很可惜~
練拳不要中斷比較好~

練了這麼多年~發現我是從根本就沒練好~
以前也沒人教~只注意套路有沒有學會~打得有模有樣就算是學會了~
但手眼身法步~沒一樣及格~
一開始跟老師練習挫折感真是大阿~

很感謝老師可以親自指導我們~而且傾囊相授~有問必答~
只恨自己實在太忙~練得時間還是不夠多~

說得誇張一點~每次練習~都有如獲至寶的感覺~
朝聞道則夕可死也~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我自己是學自然科學的~很注重真實~
不能驗證的東西~其實我都是半信半疑~
以往練拳就是這樣~
奇怪~我明明一天練三四個小時~怎麼還這麼心虛~到底練的東西有沒有用~
以前的老師也不給問~
只說境界還沒到~唉~

最好是用講的就會到拉~浪費我這麼多年的青春~

老師教的拳~都是親自示範~
那些看起來像套招的視頻~其實都非常真實~
沒親自體驗過~很難形容箇中奧妙~

很多人批評~
卻連看也懶得來看看~親自來看看~比較實際~
你才會明白我的感覺~

寫這篇文章~記錄我的感想~
不諱言的~也是想替老師宣傳~
好東西~你得體驗看看才知道阿~

甚麼正統阿~源流阿~對我都不再重要了~
能打能用才是真實~
我很慶幸有親自來看過~

希望老班越來越多人~這樣打起來才有意思阿~
        

TOP

引自:
正人發表於 2012-4-19 21:47 | 只看該作者



最好是用講的就會到拉~浪費我這麼多年的青春~  ...
bluemoon1 發表於 2012-4-19 20:40


有句玩笑話:『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有說有練才是真把式。』對應著『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一個武術教育應是多方位的,這裡重視實戰,也重視理論,否則怎能邁向圓滿而頂極的武學?


老師教的拳~都是親自示範~那些看起來像套招的視頻~其實都非常真實~沒親自體驗過~很難形容箇中奧妙~
很多人批評~卻連看也懶得來看看~親自來看看~比較實際~你才會明白我的感覺~  ...
bluemoon1 發表於 2012-4-19 20:40


在網上看到對岸有句順口溜:
『三年八極跳出門,十年形意跑出門,二十年太極走出門,三十年八卦出不了門。』


舉個例同樣是學習八卦掌,為什麼我們的學員練了半年就可以上場與練八極拳的試手,
難道我們學員的學習力是一般學八卦掌的六十倍嗎?


而且也不是只能打,內功的段練防禦力也不下於同期緞練筋皮骨的八極學員,
這就是真實內練一口氣的效果。
外練筋皮骨、內練一口氣,最後疏途同歸,這才是國術。
所以不是真的要練三十年,而是看什麼人教與是不是願意學
所以我們要教就教真的。這才是真把式。


記憶中我在場的時候就有五、六團國外武友來中正紀念堂拜訪我們,
大家教朋友暢談武學,互做示範。
而國內的武友老實說很少,可能比較保守吧!

希望曾經對國術實用性失望的武友燃起對國術的熱情,
大家來聊聊吧。
喜歡暢談武學的朋友也歡迎您來交朋友。


我們的練習在每個週日
地點:中正紀念堂 小森林樂台(捷運中正紀念站5號出口後方)
時間:每週日 14:00 ~ 16:00
聯絡電話:02-8911-5382
        

TOP

本帖最後由 朝烜 於 2012-4-30 10:36 編輯

社團出身的武友,應該最沒包袱。
給自已一個機會,半年學會國術對打。
        

TOP

本帖最後由 朝烜 於 2012-4-30 09:56 編輯

引自:所有練傳武的人,都請來看看這段影片  ...2
tony32158發表於 昨天 14:01 | 只看該作者
所有練傳武的人,都請來看看這段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sNl9oFHfdk&feature=player_embedded

我自己本身也是練傳武的,看到這段影片
說真的,心裡多少有點不是滋味......
=================================================================
這位先生所談的問題,一直是我想克服的問題,

但談論容易,訓練不易。
一、首先人才不易取得,
真正好勇鬥狠的華人並不練武術,反而都去混黑幫了。

這種職業格鬥選手,大半是由業餘格鬥選手中頂尖的人,出賽的。
身手一定了得,
而且職業格鬥選手,也都是其他競技武術轉型出來的人,
很少是直接該種格鬥技法培養出來的選手,這一點是最特殊,

所以職業格鬥選手的養成,不能好高務遠,得由競技武術的方式,逐步訓練出來,
打不勝競技武術者談職業格鬥,緣木求魚。

一個完全沒學過武術的素人,開始嘗試接觸武術時,
面對社會各形色武術時,就已經把人種分類好了,

選擇競技武術的人,一定比選擇傳統武術的更在乎實戰能力,
也比傳統武術愛好者更好戰,少幻想,能接受單調武技訓練,體能訓練。
比較接近體育運動員的個性,體格也接近。

因為人種個性的不同,也會造就接下來訓練的強度差異。
而反觀選擇傳武的人,比如比較著名的太極拳…等內家拳種的愛好者,\
大半可歸類為文人,
文人和運動員比,兩者在訓練方法上絕對不同的,
強度耐力就不易過關了。
        

TOP

返回列表
Flag Counter